➢  联系信息
 ·             邮  箱:fanliu_ling@163.com
 ·             地  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教育背景
 ·             2014年9月—2019年6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             2011年9月—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             2007年9月—2011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
  
 ➢  海外经历
 ·             2017年10月—2018年9月,德国科学基金会协同研究中心991“语言、认知和科学的结构表征”(DFG-SFB 991),访问研究员
 ·             2016年8月—2017年7月,美国Grinnell College东亚系,访问讲师
  
 ➢  讲授课程
 ·             现代汉语(I)、现代汉语(II)、形式语言学
  
 ➢  主持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形式类型学视域下程度量的语义锚定及句法实现研究”(21CYY028)
 ·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程度语法视域下形容词结构的比较研究”(SK2020A0061) 
 ·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非典型连动式的句法层级研究”(KYZZ16_0016)
  
 ➢  部分论文
 1.      “更”字比较句真的排斥数量成分吗——兼论自然语言测量模式的分立,《世界汉语教学》,2022年第1期(CSSCI,独撰)
 2.      普遍脊视角下的“终于”新探,《汉语学习》,2021年第4期(CSSCI,独撰)
 3.      “真”“假”的程度特征再探,《语言研究》,2020年第4期(CSSCI,独撰)
 4.      Gradability, Subjectivity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Adjectival zhen ‘real’ and jia ‘fake’ in Mandari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11831, pp. 165-172. 2020. Springer.(EI,第一作者)
 5.      跨语言视角下测量基准的分裂与测量结构的生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期(CSSCI,第一作者)
 6.      The Expressive Content of the Ad-adjectival tai ‘too’ in Mandarin Chinese: Evidence from Large Online Corpora.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11173, pp. 311-320. 2018. Springer.(EI,第二作者)
 7.      Nominalization. In Sybesma, R. (ed.),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 2017: 176-180. Leiden: Brill.(第二作者)
 8.      Pivot Construction. In Sybesma, R. (ed.),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 2017: 431-435. Leiden: Brill.(第二作者)
 9.      从言语社区看虚有领属结构,《中国语言战略》,2017年第2期(独撰)
 10.  “相互”的定语用法探析,《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2期(CSSCI,独撰)
 11.  动词短语的名词化与饱和关系子句的句法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CSSCI,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