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吾师】武道房:积学重教,布道解惑

编辑:阮熹晟  发布时间:2022-09-09

在人生旅程中,他是文学的追求者,坚持读书,提升自我;在治学领域中,他是文学的耕耘者,不甘守成,开拓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他是文学的播种者,甘做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他使学生的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他就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武道房老师。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当被问及走向文学之路的初心时,武道房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谈起了他的过往。他在小山村长大,学习和生活条件艰苦,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来到更广阔的天地,武道房更加痴迷于书籍的海洋,游弋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他1989年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取安徽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他却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去安徽省旅游局工作。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明确自己内心对学术的热爱,于是他于2001年毅然辞去公务员职务,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并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人有梦想,贵在坚持。永不褪色的热爱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在学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潜心学术,刻苦专研

武道房教授始终秉承着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治学理念,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的心灵世界,而不是出于炫耀于人的功利目的。正是由于这样的认知,他在治学道路上渐行渐远,取得较为突出的学术成就。武道房教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40多篇论文,其中国家级著名期刊文章11篇,并出版《曾国藩学术传论》《宋文选》等学术专著。他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权威刊物上发表的研究理学家哲学与文学关系的文章,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武道房教授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理学文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阳明学派诗学思想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汪氏家集校注”、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明代道学家与诗学”、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明末清初桐城方氏家族与文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明代道学家诗学研究”等。

三尺讲台,传道授业

武道房教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一心希望将自己所知所学传授给莘莘学子。他认为成功的课堂必须厚积而薄发,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经过长期的积累,他对文本内容皆了然于心,因而他的授课总是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他讲课每每先概括文章的故事脉络,再引用大量历史背景材料,深入浅出,展现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进而让学生们深刻认识作品内涵,达成今人与古人的时空对话。此外,武道房教授格外注重学生的三观塑造,他以自身深邃的见解和宏通的视野阐述作品内容和特色,帮助学生们开阔眼界、丰富学识,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鉴赏和是非辨别能力。

武道房教授提倡阅读文学名著,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品质。他亦言传身教,悉心指点学生读书技巧,鼓励学生静心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充实自己。与此同时,武道房教授主张改革填鸭式教学,提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他善于抓住新兴元素,通过安排角色扮演诵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武道房教授风趣幽默、精彩充实的课堂,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同学们普遍表示受益匪浅,也为学院“金课”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