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学术讲座】潘德荣教授:“Hermenenutik”之名与实

编辑:孙霁雯 预审:李伟 终审:戴和圣  发布时间:2023-05-30

5月28日下午3点,中西文化与文论学术沙龙第50期在文典楼F318教室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会长潘德荣先生应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Hermenenutik之名与实”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戴兆国教授、文学院黄诚祯博士、黄江博士及硕博研究生三十余人与会。

潘教授在讲演

讲座伊始,李伟教授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潘德荣教授的学术成果,并回忆了潘先生与师大文学院、诗学中心的渊源掌故,令人神往。

潘德荣教授在报告中首先通过辨别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一阵见血地指出诠释学的努力旨在阐明精神科学何以成为一种“知识学”的科学。紧接着,潘老师通过对学界关于德语“Hermenenutik”不同译名的辨析,指出了诠释学中关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两个不同传统,并认为方法论诠释学乃是诠释学的主流传统。然后,潘老师通过对西方诠释学史及中国诠释传统的演绎,对“说明”(Erklären)、“解释”(Auslegen)和“理解”(Verstehen)等概念进行了区分,指出“说明”是被用作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是沿用自然科学的方式在精神科学领域内展开未被揭示的内容,二者同是实现有关对象的客观认识。“理解”则是基于主体不同“视点”而达成的关于精神科学领域现象之认知。

最后,潘老师认为,认识论关注“求真”,而诠释学追求的则是通过交流和沟通达成一致的当下共识,在此,“宽容”是诠释学的理论底色。因此,潘老师倡导,在诠释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守护由伽达默尔所主张的那种“对话和谐”,以“倾听”“欣赏”的积极态度和保有“善良意志”的方式进行对话,要能宽容对待基于不同“视点”所得出的不同理解,在学术争论上保留开放的立场以达成历史的同一。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潘老师以睿智的哲思和严谨谦恭的学术态度深刻感染并启发着与会师生。讲座结束后,戴兆国教授和李伟教授在总结时对潘老师的为学与为人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与会学生们也就诠释学与中国训诂传统等相关问题与潘老师展开深入交流,使会场学术气氛再度高涨。(文学院唐振)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