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逻辑与哲学读书会”公益讲座简讯

编辑:阮熹晟  发布时间:2023-10-25

10月21日下午14:00,“天门山下读书会”本科生学术月系列讲座之“逻辑与哲学读书会”在芜湖书房·占川书局顺利举行。程华清博士应邀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悖论——心灵的迷宫”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程华清博士由维特根斯坦的一个哲学笑话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思考引出悖论的定义,即:悖论是指与公认的信念或看法相反的命题,或自相矛盾的命题,或荒谬的理论等。随后,程华清从悖论的起源、悖论的分类、如何解悖,以及对悖论的反思四个方面为大家展开讲解。

最早的悖论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Epimenides,他提出了后来被称为“说谎者悖论”的最初形式:“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在公元前4世纪,Eubulides给出了说谎者悖论的另一种形式,即,一个人说:“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程华清指出,中国先秦时期的墨家也曾使用“悖”这一概念,《墨经》中记载,“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经下》)。此处的“悖”相当于某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关于悖论的分类问题,程华清博士介绍了英国数学家拉姆塞(F. P. Ramsey,1903-1930)的分类方法。拉姆塞最先把当时已知的悖论分为逻辑-数学悖论(也称“语形悖论”)和语义悖论两大类,但并非所有悖论都能归入上述两类范畴。

在讲座过程中,程华清博士分析了苏格拉底-柏拉图悖论、堂·吉诃德悖论以及说谎者悖论,并针对三种悖论分别提出解悖方式。讲述“说谎者悖论”的解悖方法时,程华清将“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进行区分,由此指出“说谎者悖论”是把不同语言层面上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导致的。

基于说谎者悖论的解悖方式,程华清博士提出对悖论的反思:如何看待自指现象,并向大家推荐关于“自指”的书籍《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最后,与会者针对堂·吉诃德悖论和当下社会中常见的谬误提出问题,程华清博士逐一耐心解答。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