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2024年11月2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笑山老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军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朝东老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做客语言学沙龙第117、118期,讨论中古近代音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本次讲座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泰松老师主持,文学院汉语教研室教师,相关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沙龙并进行了交流讨论。另外,来自北京、武汉、合肥、南京、苏州等地高校的老师、同学旁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储泰松教授概括介绍了国内中古近代音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材料、研究方法、中古音的分期界定和框架搭建等方面指出了古音研究领域中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讲座正式开始,黄笑山教授带来了他对中古音系最新构拟方案,先就中古音拟测中有关韵和韵母的若干问题提出讨论,通过援引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文献材料加以分析,指出了前人成果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而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黄笑山教授为大家展示了一套自己的中古音构拟方案,重点阐释了如何处理以往研究中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杨军教授的报告从《经典释文》中两个多音字“齕”“紇”的特殊注音情况入手,深度剖析和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的语言事实和音变情况。他认为,这一特殊的注音现象实际上揭示了唐代语音的三条发展线路。杨军教授将一个字、两个音和三条线相互串联,以极小的切入点,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了中古汉语中的诸多问题,以小见大,以微知著。
徐朝东教授讨论了蒙元以来汉语官话音系中果摄韵母读音的发展情况。他首先介绍了这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用简洁明了的语音规则来解释汉语中较为复杂的音系表现。随后,他厘清了语音学研究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和基础规则,并对一些不恰当的语音学假说进行了批驳;强调要重视对音材料的处理问题,他认为对音所反映的并非准确的音值,而是音系的表征,因此要想清晰地认知对音,就要深入了解对音语言在对音时期的音系特点,不可单从字母表面下功夫。
总结环节,何家兴教授从古文字研究的学术视角畅谈自己聆听讲座的感受,深入探讨了双声字的相关问题,并极大肯定了音韵学成果对于古文字研究的重要性。
一天的沙龙讨论,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收获和全新的音学认知,储泰松教授对此总结道:要做好音韵学研究,必须具备四种“工具”,即宏观的视野、微观的研究、比较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此外,在实际的汉语语音研究中,还要重视语言接触现象对语音发展的影响。
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老师与相关专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文 方倩倩 章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