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歌阅读与写作”讲座在文典楼F426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青年诗人、评论家、译者杜鹏主讲,文学院魏文文老师主持,“诗歌与艺术读书会”会员、江南诗社成员以及文学院部分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杜鹏分享自己留学美国十年的阅读、翻译与创作经验,为同学们介绍了美国当下著名的诗人,以及外国诗人在诗歌与摇滚、诗歌与绘画、诗歌与电影之间丰富的创作经验,鼓励同学们多阅读、勤思考。接着,他向同学们讲解了“人诗互证”的来源,认为“人诗互证有着特别的意义,在AI也可以写诗的时代,在AI修辞速度和能力甚至胜过人的时代,唯有人诗互证能证明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即AI即便可以模仿诗歌中的多种修辞、句法等,但它既无法拥有人的情感,也无法拥有情感的温度,因此很难与读者共情。接着,他以蓝蓝的《她》、威廉·斯塔福德的《穿越黑暗》、卡洛斯·特鲁蒙德·安德拉德的《在路中间》等诗歌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诗歌翻译与阐释的经验与方法。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就现代诗阅读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诗歌写作过程中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经验之间,以及如何辨认一首诗的好与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与交流。至此,本次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