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之家
品人文,育英才,创书香模范之家!
当前位置: 教工首页 >> 导师介绍 >> 正文

王昊

发布时间:2017-02-20

一、个人简历

王昊,男,19722月出生,安徽淮南人,中共党员。1993年、1998年分别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位。19931995年任教于淮南一中,1998年至今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1998年任助教,1999年晋升讲师,2003年晋升副教授,2008年晋升教授。现任文学院副院长,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九批,2013年)。

二、承担课程

1.中国文学史(Ⅲ)

2.中国文学作品选(Ⅲ)

3.中国戏曲研究(研究生)

三、研究方向

1.元明清文学

2.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四、发表论文

(一)古代戏曲

1.明代过锦戏的种属、形态与规模辨析,《文学遗产》2016年第2期。

2.明传奇《百宝箱》作者及情节辨析,《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3.一片痴情敲两断,桃花扇底送南朝,《中国戏剧》2006年第8期。

4.长生殿主题商兑,《文学评论丛刊》第10卷第2辑。

5..清初戏曲家谢士鹗及其剧作关目考略,《戏曲艺术》2011年第1期。

6.明清戏曲家剧目摭补,《戏曲艺术》2012年第1期。

7.明清戏曲家生平资料考辨八则,《戏曲研究》2013年第3期。

8.从李氏看金凤钗的美学意蕴,《文史知识》2000年第7期。

9.元代婚恋剧的伦理美,《学术界》1997年第2期。

10.古代戏曲道具功能简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1.论元杂剧与法律文化,《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2.未见著录的明代曲家曲目五种,《古籍研究》第59卷。

13.未见著录的清代曲目十四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4.窦娥冤研究述评,《学语文》1997年第3期。

15.血泪分明染竹枝梁园暮雪竞题诗,《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与庞杰合作)

16. 论舒位的咏剧诗,《古籍研究》2015年第2期。(与肖阿如合作)

 

(二)古代小说

1.试论敦煌话本小说的情节艺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2.略论敦煌话本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方法,《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发)

3.《韩擒虎话本》—明清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声,《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4.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哪堪云雾遮——《婴宁》的意义兼与杜贵晨先生商榷,《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5.热腔骂世与冷板敲人——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态度之比较,《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6.敦煌本唐太宗入冥记的拟题、年代及其叙事艺术,《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民间视野话三国,《第十三届〈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黄山书社200110月版

8.贾母形象功能探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9.敦煌话本——三国演义叙事艺术源头之一,俞汝捷、宋克夫主编《黄鹤楼前论三国——16届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年会暨黄鹤楼与三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10.敦煌本秋胡小说叙事研究二题,《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1..趣味性与学术性: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2.《中国宝卷总目》补遗,《文献》2002年第4期。

13.《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诗歌的叙事功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与庞婧文合作)

14.两种文化视域中的慧远形象差异及其成因,《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与张舟合作)

15. 论《儒林外史》中戏曲描写的价值,《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第3期。(与徐雅萍合作)

 

五、出版论著

《敦煌小说及其叙事艺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1月版。

六、科研项目

1.敦煌小说及其叙事艺术,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5JC750.1144037),已结项。

2.明清咏剧诗整理与研究,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YJA751054),在研。

3.中国古代咏剧诗歌整理与研究,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ZW103),在研。

4.20092010年参与省部级项目两项(均排名第一)。

5.主持完成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多种。

七、联系方式

Email:wangwuhu@163.com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版权所有:文学院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邮编:241003
信箱:sxzx2633@mail.ahnu.edu.cn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自2016年9月1日起,您是第15644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