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期 鲍鹏山:大学之道

编辑:汪晶  发布时间:2018-05-30

喜迎八方校友归来,共庆师大九十华诞。518日晚,“学海导航”系列讲座第163期在花津校区敬文报告厅如期开讲。上海开放大学硕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文学院杰出校友鲍鹏山教授在安徽师大九十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应邀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大学之道”的讲座。文学院十余位教师,1617级部分辅导员,400多名学子及部分返校校友到场聆听。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鲍老师深情回忆在师大学习的青春岁月,表达了对母校、母院的感谢和对九十周年校庆、院庆的祝福。鲍教授从当今大学生普遍处于迷茫状态这一现象入手,提出人生的三层次——养活自己的“谋生”层次、认知世界的“谋智”层次和培养价值观的“谋道”层次,认为价值观培养是“大学”的最高境界,为追求精神的高境界,须保持一定“虚空”状态。所谓“大学”,是大人之学、大成之学,也是成人之学。鲍鹏山教授借用《诗经》中的“兴观群怨”之说来阐述大学之道。其一,“兴”是感发志意,今日之大学应将人培养成有情怀的人,有热情有性情的人,有温度的人,有爱能恨的人。其二,“观”是考见得失,今日之大学应将人培养成有观察力、洞察力、判断力、鉴赏力的人。其三,“群”是和而不流,今日之大学应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公共意识,使之能维护公共福祉而不是专注个人一己之私。其四,“怨”是怨而不怒,今日之大学应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敢于坚持自己独立判断,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永不满足,永不故步自封。鲍鹏山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不是学习知识,而是给人灌输一种能量与情怀,唤醒一个人的自我成长的意志。一个人努力去改变世界,坚持不被世界所改变,当许许多多的人成功坚持了下来,世界就会变得美好。鲍教授最后鼓励同学们不断学习,在自由中习得真理最终服务于社会,向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不断努力。

鲍教授从独特的角度出发,阐释自己对于教育和大学的见解,讲座结合其众多亲身经历,内容新颖、论述详实,同时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带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讲座结束后,鲍教授回答同学提问,与同学们展开精彩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俞晓红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她指出,鲍鹏山教授分析了大学的功能、价值和意义,鼓励同学们做有情怀、有观察力、有责任感和不满足的人,而他自己也用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作出了榜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唤醒,鲍鹏山教授的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思维与境界,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与自己、与社会相处,令同学们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附鲍鹏山简介:

鲍鹏山,男,196331日生于安徽六安,民革成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19819月至1985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现任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鲍鹏山在《百家讲坛》中主讲的《水浒》,不论在学术界和观众中都引起很大反响。200948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推出百家讲坛牛年力作——鲍鹏山《新说水浒》。鲍鹏山幽默风趣、极具亲和力的语言,犀利辛辣、又不乏细腻温情的讲述,受到了广泛好评。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寂寞圣哲——影响我中学时代的一本好书》《论语新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思想的历史丛书(三本):《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等。其学术散文文笔优美,思想独到,自成一家。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和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闻部 王众 魏晓涵)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