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讲 黄德宽:关于传统人文学科的创新——中国文字学现代转型的启示

编辑:汪晶  发布时间:2014-10-31

天色氤氲轻烟凝,一雨秋凉爽气新。1031日上午10:00,应文学院之邀,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德宽教授为文学院师生作了《关于传统人文学科的创新——中国文字学现代转型的启示》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储泰松教授主持。开讲之前,行知楼2050103教室外早就有大量慕名前来等候听讲的师生;能容纳一百多人的现场座无虚席,由于座位有限,更是有约几十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坚持站立旁听。

黄德宽教授开篇从立足本国、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等方面点明了我国传统人文学科的特征,指出推动人文学科创新的关键之处及转型困境,并以传统文字学与经学的兴衰史实为据,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字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学术成果。他并不拘囿于此,而是进一步条分缕析地从理论视野的开拓、大量新材料的发现、新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字学的学术创新和现代转型的主要原因。在系统总结了传统文字学实现现代转型和创新的基本经验后,他着重强调了文字学研究应该进一步推进和坚持“四个结合”:发扬学术传统与吸取现代学术营养相结合;地下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材料相结合;微观的考证分析与宏观的理论探索相结合;静态的分析描写与动态的发展考察相结合。黄老师特别指出,学术转型“创新”既不能全盘否定学术传统,盲目崇尚西方学术;也不能不遵守学术规范,盲目标新立异。

在讲座中,黄德宽教授高屋建瓴地为传统人文学科号脉问诊,且融入多年研究古文字的心得,结合考古学、数理统计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方法,剖析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动因。他还适时推荐适合大学生的文字学教材读本;对当下“提笔忘字”的现象及《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等进行了幽默点评;精选了典型的古汉字,运用板书分析构型,探究本意。在理论思辨与事实探讨中引人思考,扣人心弦。

储泰松副院长在总结中深情回忆了多年来聆听黄德宽教授多场讲座的收获,指出本场讲座在深入浅出中将文字学的理论知识与前沿信息娓娓道来,尽显教授的大家风范,而且帮助同学们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并勉励同学们热爱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文学院)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