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期 潘建国:中国文学史中小说章节的变迁及其意义

编辑:汪晶  发布时间:2016-10-25

1021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潘建国应邀在花津校区教学楼2050103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名为“中国文学史中小说章节的变迁及其意义 ”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主持,文学院二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教室后方站满了听讲的同学,后到的同学在讲台四周席地而坐,窗外走廊上也悄悄站着一溜听众。全场气氛专注而热烈。

讲座伊始,教授以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演化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小说地位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总结概括。针对外国文学作品成书时间早于中国的现象,教授从中国文学史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列举了瓦西里耶夫、藤田丰八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详细阐述了其作品的地位和意义。教授指出,虽然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小说知识和先进的小说观念远远领先于同时代的中国文学史。随后,教授将国人的文学史编纂史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并旁征博引,结合大量史料典籍,援引黄人、曾毅、葛尊礼、谢无量、郑振铎、胡云翼等代表人物的相关著作,令人信服地阐明:古代小说学术研究的推进和小说观念的成熟,是如何地影响了“文学史”章节的变迁;小说在《文学史》中比例的渐次上升,形象昭示了小说如何从排斥到进入、从简陋到丰满、从叙述边缘走向叙述中心,从而成为一种最具生命力的文体。最后,潘教授自然得出结论说:文学史观的指引、经典化思维的影响、学术史的支撑,是使小说章节在文学史格局中发生重大变迁的重要原因。讲座最后,教授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他认为,未来的中国文学史有关小说章节的叙述比例将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对其的认识会更加深化,小说史发展的脉络也会更加清晰。

教授在讲座中引经据典,循循善诱,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到深刻的见解,让现场的同学们对小说史的学术推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讲座结束后,教授与同学们展开精彩互动,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俞晓红对讲座作了精要的点评。“阅读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阅读的深度决定学术研究的深度。”她认为,潘建国教授的讲座视野开阔、格局高远,史料完备、梳理细密,所做的地毯式的研究、历时的系统的审视,结论客观科学;对相关著述特点的分析与原因的追寻相结合,其价值判断准确有力;语言朴素、表达从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俞晓红最后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多阅读,多多思考,不断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文/彭翼然 阚薇薇 图/刘珍珍)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