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讲 刘运好:《论语》哲学体系的现代解读

编辑:余红梅  发布时间:2011-03-28

326上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教授刘运好在敬文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作了一场以 “《论语》哲学体系的现代解读”为题的讲座。文学院副院长杨柏岭教授担任主持。

在介绍《论语》的相关情况后,刘教授简单回顾了西方哲学的起源——“爱智慧”,并指出,中国的《论语》是一种一触即悟式的灵活表达,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在现实生活处事中同样给人以哲学启示。

刘运好教授介绍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在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命定关系中,《论语》强调的是“顺应天命之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退让之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知足常乐。在谈到人与社会的矛盾时,刘教授提出,孔子并不是一个古板保守、反对进步之人,相反,孔子非常赞同继承、认可改良。但作为一个始终将“和”放在最高位置上的人,孔子反对不顾百姓的暴力革命,他推崇以和为贵,以德治国,以正名为目标,以礼教为策略的政治。刘教授指出,在处理人与人的矛盾时,孔子始终强调“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礼”与“仁”为基点,调整君臣、父子、夫妻三类基本人伦关系,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在谈到人类自身的矛盾困惑时,刘教授也从《论语》中寻找答案,提出积极而不消极,自律而不放纵,自我而不唯我的方法。最后,杨柏岭教授做了总结发言。

整场报告会近时两个小时,刘运好教授将经典与生活相联系,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讲演引得现场掌声连连。同学们也从这场“感受高雅”经典解读中,看到一个走下神坛的平凡孔子,自律却不失可爱的孔子,更加深了自己对《论语》的理解,获益匪浅。(文学院 戴志程)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