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期 王楠:《新华字典》与社会语文生活

编辑:汪晶 预审:俞晓红 终审:俞晓红  发布时间:2019-05-20

519日下午,“学海导航”系列讲座第182期“《新华字典》与社会语文生活”在敬文报告厅如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楠应邀主讲。文学院詹绪左教授、温志权老师与近四百名学子到场聆听。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储泰松主持。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新华字典》的发展、《新华字典》与社会文化两方面展开。讲座伊始,王楠谈到,《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文释义、用白话文举例、用汉语拼音注音的小型字典。王楠指出:《新华字典》最初由“新华辞书社”编写,“伍记小字典”是《新华字典》的前身。王楠就字典中的一些注音、例句、释义,人名姓氏、地名用字的增加,生活中的常见字词与新义的增补,阐释《新华字典》的修订改进过程。王楠重点强调《新华字典》的姓氏义收录问题。针对大众存在的“很多常见姓氏为什么不收”,“有些姓氏义根本不常见为什么要收”等问题,她解答说,目前《新华字典》第11版中收录的300多个姓氏义项,是不同的版本逐步修订增补的结果。在社会文化方面,王楠阐明《新华字典》内容的全面性及受众的广泛性在社会、国际均产生了较大影响。王楠以1953年版《新华字典》的凡例中关于读音和词汇方面的说明为例,说明《新华字典》很早就具备了读音和词汇规范化的意识;继而列举“母鹅释义的修改”“莲”的插图、修订人员亲自体验“焗油”等故事,说明《新华字典》始终遵循严谨和规范的原则,维护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严肃性、促进了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讲座中,王楠以丰厚的知识储备、严谨踏实的态度,对《新华字典》与社会语文生活进行了相关论述,有利于学子在进行专业技能储备的同时更好掌握语言文学,激发学子探索精神、开阔学子思维。讲座结束后,她与同学们进行精彩互动,悉心为学子答疑解惑。

储泰松院长为本次讲座作了总结。他表示,王楠老师的讲座层次清晰、幽默风趣,令在座学子受益匪浅。字、词典等工具书对于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秉着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多关注《新华字典》发展改进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促进专业学习。(文/李明珠 图/段婷婷)



 

Copyright@2016 School of Liberal Arts,AHNU    

中国·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电话(传真):86-0553-5910500 邮编:241003   

 信箱:zjwxy942@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