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文学院“作家面对面”系列讲座第十期在文学院行政楼三楼报告厅精彩开讲。著名作家许春樵、李云、赵宏兴来到现场,先后与同学们分享写作与阅读的心得。讲座由安徽省作协、《清明》杂志社筹办,文学院承办。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芜湖市作协主席李莉莉,副主席姚祥,《清明》杂志社办公室主任贺建军,《诗歌月刊》杂志社办公室主任周凯琳,文学院党委书记余大芹,党委副书记戴和圣出席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方维保教授主持,百余名学子到场聆听。
全国知名作家、安徽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许春樵,首先为师生们带来以“小说写什么、怎么写”为题的报告。作为文学院的优秀院友,许春樵表达了对母院深切的感激与真诚的祝福,并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走上小说写作之路的故事。他将文学创作与新闻传播对比,以文学创作中的悲剧情节等为例指出两者功能的差异性。在“小说要怎么写”这个问题上,他提醒创作者要把握好“虚拟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小说情节是虚构的,但是映射的却是真实的生活,虚实之间的分寸对于表现作品主旨具有重要作用。许老师最后强调,小说应致力于挖掘人性的深度、展现人格的多样性,而反思现实、批判现实是作家的永恒使命。
著名诗人、安徽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33届学员李云,为师生们讲解“现代诗歌创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李云首先对师大内在的文化氛围表示充分的肯定,如以著名诗人为名的“朱湘路”等就凸显出师大浓厚的人文特点。他阐述了自己对现代诗的看法,并给出现代诗即“现代人,用现代审美观点讲述现代历史的诗歌”的定义。结合《回答》、《一代人》等诗歌,他提炼出现代诗的四个要素:批判性、还原性、悲悯性和预见性。在创作诗歌时,一定要注重概括性、形象性、先锋性和哲学性,并且要主动运用现代意识和现代手法,体现出诗歌的现代性。李云就诗歌创作给同学们提出了实用的建议。他激励同学们多读经典,提高素养,深入生活,勤于思考,兼具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诗篇。
著名作家、《清明》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赵宏兴,就“文学的多元化与我们当下的阅读”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写作经验。赵宏兴认为,这是一个盛产故事的时代,故事资源充足的同时却也具有公共性,在此背景下,许多作品题材雷同,如何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是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他还指出,只有认真地对生活进行梳理,并且用一颗善感善思的心去剖析社会,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三位作家分别从小说写作、诗歌创作和文学阅读等层面与在座的师生们展开深入交流。他们不仅提出新颖的观点,更为同学们的文学生活提供中肯的建议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方维保教授作简要点评。他首先感谢三位老师无私地与同学们分享了创作经验,对同学们起到了启发与引领作用。他指出,文学创作永远是心灵与思想的碰撞,各位同学务必多读经典,从精神食粮中汲取养分,同时也要留心现实、多写多思,葆有一颗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批判的创作初心。讲座结束后,三位知名作家与同学们开展了赠书活动,气氛热烈。
文学院“作家面对面”系列讲座邀请知名作家与广大学子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搭建好课外学习的广阔平台,提高学子们写作能力的同时,更让同学们对文艺作品的创作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子创作热情。(新闻部 魏晓涵 黄晓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