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杂志社----
网站管理    邮局登录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常设栏目 >栏目版块 >读写频道 >正文
浅谈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模式的守与创
【编辑日期:2016-01-25 15:37:03】  【来源: 】   【点击次数:

浅谈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模式的守与创

——以“起—承—转—合”构思训练模式为例

□ 李 季

摘 要: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要有方法,循序渐进。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初期是需要一定的思维模式,让其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而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即前期守,后期创。“起—承—转—合”就是训练学生议论文构思的有效模式之一。

关键词:议论文训练模式;“起—承—转—合”;守与创

目前,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需要模式,二是不需要模式。前者如钱梦龙老师的“模仿———创造”、广州陈功伟老师“表格———模仿”作文训练模式。后者有常青教授“分格训练”、北京月坛中学刘胐胐老师与首都师范大学高原教授的“三级训练法”等。他们走出作文模式教学格局。当然,对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而言,如果我们对学生始终进行一种模式训练,难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若一开始对学生进行非模式化训练,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可能感觉无章可依,训练难度过大。鉴于此,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初期是需要一定思维模式的,而后期就可以在前期作文构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即前期守,后期创。现就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的一种模式———“起—承—转—合”,谈其因革,并以此请教于方家。

一、“文必有法式”:起—承—转—合

明李梦阳曰:“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读。如方圆之于规矩,古人用之,非自作之,实天生之也。今人法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也。”(《答周子书》)李梦阳认为文章一定有法式、规矩的存在,并将文章的法式、规矩看作是事物的自然规则。可见法式对于学习文章的重要,对初学者来说尤为如此。

因此,对于高中生议论文构思训练,我们很有必要将“法式”引入课堂。一是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詹姆士·A·霍金和安德鲁·W·哈特如认为:“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二是高中议论文教学受到人物、时间、地点以及考试等因素的影响。三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和方法,为其人生的发展做准备。

有鉴于此,在教学高中议论文构思时,采用传统“起—承—转—合”构思模式切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型较早运用于诗歌韵脚的格律中,即第一、二、四句协韵,第三句不协韵。在绝句里就是第一、二、四句渲染一种色调、情思,而第三句转向另外一种色调、情思,反衬第一、二、四句。这种构思的思维模式运用到高中议论文构思训练就演变成这样模式:第一部分通过一种方式明确提出观点,这是“起”;第二部分紧承“起”部分的观点,从表现、内涵、意义、原因等方面进一步对观点进行申述,此为承;第三部分则转向“起”“承”部分的另一面,可以是反面,亦可以是“起”“承”部分的更深层面,这就是“转”;“结”的部分,接住“转”的部分,同时与“起”“承”部分遥相呼应。

这种理论,在吴晗《谈骨气》一文中就得到充分的表现。在“起”的部分,作者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引用孟子的话阐释“骨气”的具体涵义,这是“承”。而后将骨气上升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层面上进行论述,这是“转”;最后“合”的部分,文章又回到开头孟子所谈骨气的话题上,以此作结。“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式使文章条理清楚,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广东2014年高考高考满分作文《兼传统,容现代》中也可以看到“起—承—转—合”的印迹:

起(第一自然段:提出论点):我们应当为传统注入时代之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承(第二自然段进一步阐释论点):正所谓“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传统与现代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想市场关注到传统,就要用现代的手法为其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想感受到永存生命力的现代,就要与传统相融合。

转:第三、第四段,以“汉字书写大赛”和“穿旗袍”为据,转到论述“传统中融入现代”的意义上。

合:(回应“起”“承”)传统文化是促进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而现代文化则是推动民族走向强大的动力。兼传统,容现代,是一种最好的做法,兼容并包,才能更好地发展!

阅卷老师一致认为:“整篇文章,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收放自如,体现了该考生不同凡响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整体驾驭能力,而且书写工整美观,一致公认满分!”这里的“收放自如”“不同凡响的思辨能力”以及“整体驾驭能力”,“起—承—转—合”的构思模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举一反三

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可见苏轼在强调艺术要守“法度”的同时,又强调“超出法度之外”才能出新意。他在《答谢民师书》又明确指出:“(书教及诗赋杂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里“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指的就是文理。但文理要自然,才能姿态横生。这样的“法”才是“转圆美如弹丸”的“真活法”(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

因此,“起—承—转—合”的构思模式也需要“转圆”而成“真活法”。对于“起—承—转—合”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起—承—转—合”模式内部变形;二是“起—承—转—合”模式利用于现在写作学理论的重新阐释。

(一)举一反三:变换模式见灵活

“举一反三”关键在一个“反”字上,“反”意为类推。因此我们可以将“起—承—转—合”在构思整体模式上保持不变,采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变形。变一:起——正承——反转——合;变二:起——正承——深转(转向另一更深层次)——合;变三:起——反承——正转——合。如此,我们还可以进行“反起——正承——反转——合”等变形。这样构思写出的文章就会异彩纷呈,变化不一。

当然,有时所写论题或侧重于涵义申述,表明立场,或侧重于阐明论题的意义和作用,或侧重于解决问题,即侧重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某一方面。我们就可以将“起——承”“承——转”或“转——合”两部分合二为一。这就变成了“起承——转——合”“起——承转——合”“起——承——转合”等形式。如2012年安徽高考题“做路边鼓掌的人”表明立场的论题,2012年全国大纲卷“甩掉多余的顾虑”,这类侧重解决问题的,采用“起———承转———合”思维模式就有利于文章构思的顺利展开。苏洵《六国论》则是首段提出论点:“弊在赂秦”。而后利用两个自然段从“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两方面论述观点。第四自然段总结,提出方法,并得出“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的结论。(第五自然段是针对当时情况而进一步强调,可另论)这四个自然段的结构体现的就是“起———承———转合”思维模式。

再看2014年山西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作者起始提出论点: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然后从“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三个方面来谈不同含义的意气的作用。最后以“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桨,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作结,回应了“起”“承”。本文侧重论述论点的意义和作用,侧重在“为什么”层面展开,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构思模式。

因此,只要我们抓住“起——承——转——合”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就可以进行合理的变形。这样经过不断变换构思模式的训练,我们就可以打开学生写作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度。

(二)举一反三:重新阐释获发展

“起——承——转——合”议论文构思模式,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将其本质归结为“重复”与“对比”。所谓“重复”,就是“起”的部分提出观点之后,“承”的部分采用“正承”或“反承”的方式对观点作进一步申述。“对比”就是在“起承”与“转”之间构成反衬、反差。“合”的部分是对“转”的部分进行近距离的对比。同时,回应“起”“承”部分的立意,对其进行远距离的“重复”。可见,“重复”与“对比”是“起——承——转——合”思维模式所运用的两种艺术手段。而“重复”与“对比”两种艺术手段的组合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利用“重复”与“对比”两种艺术手段的不断变换,就可以生出文采各异的文章。

顺着“重复”与“对比”的思路走下去,“举一反三”就可以进行如下阐释。“重复”就是阐述一个问题,表明个人一个观点,我们称其为“举一”;“对比”就是形成反差(或进行类推),以“反”概之。由于“反”的方面多种多样,因此这时用“三”就表示不止一个方面。由此,论说文的构思就形成下图模式:

问题

↙ ↘

立场(支持/肯定) 立场(反对/否定)

↓ ↓

理由 ←→ 理由

↓ ↓

事实/道理/事实+道理 事实/道理/事实+道理

↑ ↑

举一 ←→ “反”三

上面构思模式图解,不仅与前述议论文写作目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两者兼而有之)相吻合,也与马正平教授高中议论文构思思维模式理论相一。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传统“起——承——转——合”构思模式可能带来思维固化的瓶颈,而使其获得了发展的空间。

从传统的“起——承——转——合”到“举一反三”议论文构思模式的探讨,我并不是倡导模式万能论,而是说,某种模式在某个阶段的运用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我们要守的阵地。同时,我们更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要充分考虑到理论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现在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发展的眼光,因势利导,根据学生、课堂实际,灵活运用,尽可能地减小或避免其负面影响。当然,这种模式绝非模式化。只有这样,我们在利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时,才能让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教研室)

[责编 吴正]


备案号:皖ICP备16001528号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杂志社